锡矿曾经是霹雳州的经济命脉,大城小镇因锡经济飞腾,也因锡没落。80年代世界锡价崩盘后,这些宠然大物也跟着一个一个退役冬眠,然后被拆解当废铁变卖,直到整个马来西亚仅剩这唯一的一部。
TT5自1982年停工后就一直停泊在这里。十多年前到督亚冷吃大头虾,路经这里曾有一面之缘,当时铁船没对外开放,周围静悄悄的只有一辆警车停放树下,警察大叔在车里打盹。如今这铁船重新开放,每小时有一次约40分钟的导览,导览完毕还可以在铁船里外拍照。虽然只能在底楼活动,二楼以上仍在修复,不日开放,但这些不常见的工业建筑,还是有很多细节供拍照。
铁船当年在英国制造,再送来这里组装。据导览小哥说,当年使用铁船采矿的一般是英国公司。
为了让游客可以近距离看铁船外观,当局建了湖堤围绕铁船,这是铁船船头,一个个挖斗不停旋转,深入水里掘出矿砂,然后被送到铁船里进行分隔。
锡与石块被分隔后,锡流入铁桶再送到岸上,载往提炼厂融解加工,剩余没用的砂石连同水会再度被送入湖里。
这应该是最被拍到烂的角度,其实是铁船船尾。
铁船没有宿舍但有食堂,从底楼可以望见二楼当年工人的饭堂。
当年铁船24小时不停操作,每天分三班轮值,因噪音并不适合居住,员工下班后都回岸上的宿舍。
当年工厂里的告示牌,有齐中、英、巫和印四种语文,可见员工包括了各大族。
只有英文的告示牌。
从铁船可望见堤上有个寂寞的凉亭,树荫下画面看起来还不错。
进入铁船必须先戴帽子,顺便凹造型拍照。
据知当局有意盖更多的设施,计划中有博物馆、美术廊、老市集、露营地,也许还有民宿?把这里搞得有如一个小型主题乐园,野心不小。如今现场依然一片荒凉,工程只完成了10%,一个博物馆兼纪念品店,一个洗琉琅体验小站,洗琉琅大叔非常热情,对锡米知识丰富,他说自己在TT5工作已有30年,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TT5当年的作业方式,可以和他聊聊。
严热的中午,这里是唯一有冷气的地方,博物馆兼纪念品店,门票也是在这里购买。粗犷的工业设计,展出的物品不多,颜色搭配倒是很不错。
现场还有一个露天cafe,用废弃火车厢改成的厨房,取名CanTin Diner,点子都很不错,可惜只卖汽水和零食,无人的中午一组乐队依然很卖力地jam歌。
作为全马硕果仅存的铁船,这里还是值得去看看,也可以顺便过去附近的凯利古堡,或者到督亚冷吃大头虾、布先吃大虾面和布先粿。
票价:成人RM10,儿童RM5,外国游客RM20
导览时段:10am, 11am, 12am, 2:30pm, 4:30pm
在看了你的blog后,我们在上周末回乡扫墓时特地绕道过去看看。真心觉得如果不好好保存,真的是对我国的发展史的一大損失。所幸TT5的状况还是很完好,希望有关当局再接再厉,把它更完善的推广出去。
对呀!希望二楼可以尽快修复开放,也希望更多人过去看看。
上次周日上午只有我们三人游览,不知是宣传不足还是大家都莫不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