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古物展览馆最容易曝露年龄——
90、00后看的是新奇;
70、80后看的是童年;
50、60后看的是想当年。
经过这里,若不留意会以为是木雕家具店,但店门三轮车、重修的百叶木窗,还有挑高敝开的店面,还是很吸睛。古记二楼是老物展览馆,走进这里恍如走入童年,各个角落放满各种老旧的、曾经最熟悉不过的生活日用品。
得上鞋粉的白色校鞋,等不及周末脏了,就用白色粉笔掩盖污迹;
黄色的老虎银行扑满,好像从来没把它给喂饱;
儿童乐园、南洋儿童、世界儿童,传到表哥表姐再到我手,又黄又破还是看得不亦乐乎;
让人又爱又恨的绿色成绩卡,还有那印上各国国旗的塑胶擦——虽然它并没让我认识哪国国旗;
曾经收了一盒五颜六色的钉洞巴士车票,不知抛哪儿去了;
卡带听太猛就会卡在唱机里,皱了走音了依然很宝贝;
喝过的奶粉用过的热水壶吃过的零食……
这才发现生活上许多最熟悉不过的东西已经绝迹,我们甚至从不察觉它什么时候消失。步伐太快人太善忘,也许今天戴着的眼镜、拎着的包、拿着的手机、用着的台面电脑,稍不留神,转眼它又成了另一件陈列品。
登上二楼,一辆长辈时代的老铁马停放在那,瞬间就让人仿佛回到当年。
二楼仿照老房子,先是课室,然后店铺/起居室,还有厨房。
厨房能找到最多熟悉的用品,很多都是小时候曾在外婆家看过、用过的,一些甚至是如今家里还保留着,依然在用着的古董。
可爱的乒乓碗,这个我没印象,外婆家的是三色花。
遇上了“老朋友”,银行老虎仆满。
各种娱乐杂志,我只记得外婆家墙壁上的海报也有这些老明星。
古记在旧街场的Jalan Panglima,与新联利茶室同一排。目前二楼接近完工,目前依然免费参观。